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碳中和征程起始之年,清洁取暖怎么干?

发布时间:2021-11-01  

2021年是实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开启碳中和征程的起始之年。从高歌猛进的建设期到长效运行的运维期,清洁取暖步入“2.0时代双碳目标下,如何巩固已有成果、防止返煤,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农村清洁取暖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相比前期,散煤治理已从快速完成目标的改造时代跨入保障长期使用的运维时代,从单纯考虑初装成本的补贴时代进入运行成本自担的后补贴时代,从以环境最优的技术路线选择阶段到兼顾经济性的因地制宜方案的选定阶段。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70%,那么,这项工作该怎么干?

农村散煤治理对PM2.5浓度改善的贡献接近20%

截至目前,北方地区已有四批共计63个城市开展清洁取暖试点示范工作,范围从“2+26”城市逐步扩展至汾渭平原,以及非重点的东北和西北城市。截至2020年底,北方清洁取暖率达到约65%,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累计完成散煤治理2500万余户。

改造成效有目共睹。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所环境与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陈潇君给出数据:2018—2020年,从全国平均贡献来看,农村散煤治理对于全国PM2.5浓度改善的贡献接近20%;在京津冀、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散煤加燃煤锅炉改造对PM2.5浓度改善的贡献在40%左右;而在秋冬季这一重点时段,散煤治理的整体贡献可达到20%—30%

我们通过走访多地农村发现,散煤已经少多了。过去,县城里、大街上都能买到散煤,现在,不光是用得少了,卖煤的也少了,即便卖煤也是偷着卖。最初,大家对禁止散煤不理解、难接受,甚至是有抵触情绪,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起码知道不让用散煤了。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秘书长任彦波感慨道。

清洁取暖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中国散煤综合治理研究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改造成本是政府选择技术路径的主要因素,而运行成本则是用户考虑是否持续使用的主要因素。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建筑保温水平、取暖系统布置、能源价格及农户取暖习惯等均不相同,各种技术路径的运行成本也存在一定差异。

清洁取暖改造仍存在改而未用等状况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新问题也随之而来。目前只是刚刚解决基础问题,也就是让大家接受了。但建起来后还要用起来,消除返煤风险仍是挑战。任彦波坦言,按照要求,散煤替代与清洁取暖改造遵循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但在项目推动中,基本上由政府主导,企业属于被动参与,用户是在被动接受。用得好、愿意用、可持续,应该作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

    除了改而不用,多地存在改了又改的情况。《报告》举例:某镇于2018年完成21个村的双替代,其中15个村煤改气、6个村煤改电。由于改造后运行成本高、取暖效果差,返煤农户一度高达80%6个村正在进行二次改造热泵摸底工作。某村支书表示,煤改电后村民户均采暖费用5000-6000元,最多一户花了8000元。二次改造是6个村支书联名向市里反映的结果,最近刚开会明确政府补贴85%,用户自筹15%,但又面临很大财政压力。
   
国网能源研究院研究员唐伟以煤改电为例称,其利用率不高,改而不用、基本不用的用户占比较大。煤改电用户多分布在农村,电网公司已投入千亿元级的改造费用,但采暖是季节性用电,配电网改造以后加大了容量,很多时候变压器属于低载运行,通过售电难以收回投资,到现在还是成本倒挂。上述状况,进一步加剧了返煤风险。另有一项专门针对清洁取暖返煤的分析显示,当前潜在返煤用户超过500万户,如各地运行补贴逐步退坡,数量或将达到800万户。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副主任李雪玉表示,替代方式的适用性与取暖效果、建筑保温水平、能源价格及农户自身承受能力等因素挂钩,匹配度越高,返煤风险越低。

清洁取暖技术路线应坚持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供暖

重点区域的平原地区已基本完成民用散煤替代,治理范围将扩至此前鲜有涉及的非重点区域,但越到后期,越为困难。诸如新疆、内蒙古等西北及东北区域,均属于严寒地区,冬季寒冷,采暖刚性需求远远高于以往治理的地区。要想改变以散煤为主的采暖方式,目前在技术路径上还有一定局限,因此难度很大。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称。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原所长韩文科认为,相比十三五时期,散煤治理已进入第二阶段。一方面,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并未放松;另一方面,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以及乡村振兴要求改变农村用能结构,这些新的驱动力提出更高要求。民用散煤治理将是一场常态化硬仗,尤其县级及以下地区减煤比较难。

多位专家还称,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考虑到降碳需求,替代方式不妨有意识向可再生能源供暖转变,并从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强支持。技术路线不光是清洁,还要求低碳,未来很有可能走向以可再生能源电力供热为主要热源的电气化方向。李雪玉提出,将可再生能源的分散特性与户用采暖的分散性相结合,农村地区适合采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供暖的方式。

《报告》建议,兼顾减污降碳效果和经济性,在生物质、太阳能及地热等资源丰富、基础较好、基本具备条件的一般农村,按照就地取材、多能互补的原则,积极推进太阳能+热泵”“太阳能+生物质炉具、地热取暖等替代方式。在可再生能源资源匮乏的地区,可推广清洁煤配套炉具取暖;在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农村,优先发展洁净煤或生物质配套清洁炉具取暖。

《报告》还建议,继续将清洁取暖率作为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地方,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推动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目标的实现。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的15个省市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由于各地资源禀赋、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清洁取暖发展应分区域提出规划目标。